注意!这些涉疫谣言是假的——“预防篇” “症状篇”
时间:2022-12-19 14:43:10
来源:编辑铺
作者:小编酱
上海辟谣平台梳理了近期热传的谣言,按照“预防篇”“症状篇”“治疗篇”“生活篇”4大主题分类,并同时附上医学专家、权威机构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公众呈现一份实用的“防治宝典”。
1、大蒜、生姜、辣椒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能
世界卫生组织在官网明确表示,没有证据证明生姜、大蒜、辣椒等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病毒;虽然这些食物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特性。
2、喝酒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能。
70%-75%酒精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但这不代表“喝酒可以杀灭病毒”。一是喝下去的酒精浓度一般很难达到这一浓度。二是“70%-75%酒精杀灭新冠病毒”是指体外杀菌,而喝下去的酒(乙醇)进入消化释、吸收、代谢,无法在体内起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3、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能。
早在2020年1月22日,钟南山团队就公开辟谣“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新冠”。当时,广一医院钟南山团队明确表示: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分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而且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4、没有戴满一定时间的口罩可以重复使用?
真相:不可以。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虽然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但当口罩出现脏污、 变形、损坏、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同时,正确佩戴口罩要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5、一直戴口罩会导致肺部结节?真相:不会。
所谓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平片或者CT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等于30毫米的圆形或者近圆形的阴影。肺结节检出的增加,主要原因是检测手段更加先进、筛查更加频繁,与口罩无关。肺结节中,良性占比高,产生原因多样,包括空气污染、细菌感染、血管性疾病、炎性疾病等,也与口罩无关。若体检发现肺结节,可根据居医嘱随访,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即便是医生怀疑是恶性的风险肺结节,最后经过检查和排除,其中良性也会占9成以上。
6、口罩中间层是用塑料做的掉出小颗粒,被吸入肺中引发疾病?
真相:不会。
合格的口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掉出小颗粒。合格的防护口罩核心层是熔喷布,以石油化工产品聚丙烯为主要原料,是高分子结构,正常使用中不可能“降解”或“释放”出小颗粒。从应用场景看,聚丙烯制品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包括医疗、食品等多种场景。合格产品上市前都需经过专业检测不存在网传风险,否则人们就不能再用各种塑料产品了。
7、口罩中有消毒剂环氧乙烷,会致癌?
真相:不会。
环氧乙烷消毒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在食品包装、各种纸制品中广泛应用。只有吸入一定量的环氧乙.烷气体,才会中毒。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环氧乙烷含量微乎其微,不会影响健康。根据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口罩,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个医用口罩重约3g,最多含30μg环氧乙烷,每天吃下至少3个口罩才可能危害健康。因此,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口罩即可放心佩戴。
8、紫外灯0.3秒消灭新冠病毒?
真相:不能。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疾控专家明确表示常见的紫外线消毒要半小时才能发挥作用。紫外线穿透力较弱,辐射能量较低,易被物体甚至尘埃遮挡。家庭中物品较多,若用紫外灯消毒,只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消毒杀菌效果会打折扣。同时,紫外线会损害皮肤、黏膜,使用紫外灯消杀时要做好防护,如不能直视光源、确保各种生物(包括家中装饰的植物、宠物)不被紫外线照射到。用紫外灯消毒后,需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避免长期、大量吸入紫外线消杀后产生的臭氧。
9、家庭准备制氧机/制氢机可以应对感染?
真相:没有必要。
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一般无症状和轻症不需要吸氧;重型和危重型才需要吸氧。但在这一场景下,家中的制氧机无法发挥治疗效果。而且吸氧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氧中毒,所以吸氧治疗要在医务人员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制氢机同样没必要。氢气曾出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但完整表述为“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治疗”;而在最新的第九版诊疗方案中,该治疗方式已不存在。因为氢气在肺病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氧气和药物的利用率,并不意味着氢气本身能够治肺病。同时,压缩氢气、压缩氧气等都属于常用化学危险品,如果存放条件不宜(如高温或容器损坏),可能引发危险。
10、孕产妇比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真相:不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指出,从总体人群表现看,孕产妇奥密克戎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接近,出现症状的表现类型也和普通人群接近,如咽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发烧等。总体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感染没有给孕产妇的健康带来更多影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加强自我保护。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调整好身体状态再怀孕。
11、吃药可以预防感冒/流感新冠吗?
真相:不可以。
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是常见的家庭备药,但这些药不能预防疾病,只能缓解症状。在没有症状时,不可盲目服药。虽然很多药品都是非处方药(OTC),但不当使用会出现副作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伤。服药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
12、听咳嗽可以识别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可以。
目前,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仍旧是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只是辅助手段,而“听咳嗽”检测更未得到权威部门承认。经核查,该小程序也标注了“科研试用,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最终结果,请以医学检测手段为准”;同时,该小程序没有公示开发者,网络安全专家建议谨慎使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13、抗原检测线条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病毒含量越多?
真相:不是。
抗原检测是对抗体进行定,性判断,即判断“有”或“没有’’抗体,而不能判断抗体的“多”或“少”。所以,抗原试剂盒线条的颜色深浅不能说明病毒量多少。同时,抗体的浓度与病毒载量没有直接关系,每个人对病毒的免疫应答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14、发烧了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真相:不一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近期出现发热的原因不单纯是感染新冠,也有不少是流感,有少数人可能是双重感染。此时也处于冬季流感高发期。所以,发热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居家隔离,或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钟南山还建议,发热的病人一般要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如果一两天还没有退烧,可以在家做新冠抗原检测,如果是阴性,还可以等一等。如果新冠抗原阳性,又没有什么其他,感觉,也先不需要去医院,居家就行。
15、抗原阴性意味着没感染?
真相:不一-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指出,虽然抗原检测的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一般要等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在感染初期,即使感染者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由于病毒载量低,抗原检测未必显示阳性。根据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估算,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检测出来。部分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由于病毒载量持续较低等原因,可能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检测出来。不过,通常此时的病毒载量较低,传染性较弱。所以抗原检测无须“一天两检”“一天三检”;有必要,一天测一次即可。
16、发烧到40°C,但CT显示没有肺炎”也是无症状?
真相:不是。
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是: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所以,无症状感染是指在整个感染过程中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不是网传的“即使发高烧,没有肺炎就是无症状”。关于无症状感染,国内外定义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范围很广泛,常见的比如发烧、咳嗽、呼吸局促或困难、疲劳、肌肉疼痛、头痛、喉咙痛、鼻塞流鼻涕、恶心呕吐、腹泻、嗅味觉失灵等。没有哪个是绝对只属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也不是哪个症状是每个新冠病毒感染者都会有的。
17、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广州的毒株更毒?
真相:并没有。
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奥密克戎不同分支传染性和致病力不会有本质改变,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目前统计无症状加轻型占到98%,病毒对人体主要侵犯在上呼吸道。上呼吸道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有人发烧明显,有人咳嗽明显,有人嗓子不舒服明显,这跟;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系,并不代表病毒的致病力和毒性有所改变。
18、“地狱犬”新冠变异毒株在日本“杀疯了”?
真相:没有。
中国疾控中心指出,俗称“地狱犬”的毒株是奥密克戎BA.5在传播中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这些进化分支对人的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毒株和变异株。BQ.1变异株在2022年6月在尼日利亚感染者中发现,9月开始,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亚分支在欧美国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逐渐开始流行。目前我国已在9个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49例,但尚未广泛流行,所致病例数较少,也未观察到感染BQ.1后临床严重程度较其他变异株增加。BQ.1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但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BQ.1及其亚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报道。
关注本站不迷路。带你及时获取游戏讯息,游戏攻略、热点话题、娱乐八卦、最新资讯等!
本篇文章转载来源于凡趣下载站。
1、大蒜、生姜、辣椒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能
世界卫生组织在官网明确表示,没有证据证明生姜、大蒜、辣椒等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病毒;虽然这些食物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特性。
2、喝酒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能。
70%-75%酒精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但这不代表“喝酒可以杀灭病毒”。一是喝下去的酒精浓度一般很难达到这一浓度。二是“70%-75%酒精杀灭新冠病毒”是指体外杀菌,而喝下去的酒(乙醇)进入消化释、吸收、代谢,无法在体内起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3、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能。
早在2020年1月22日,钟南山团队就公开辟谣“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新冠”。当时,广一医院钟南山团队明确表示: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分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而且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4、没有戴满一定时间的口罩可以重复使用?
真相:不可以。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虽然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但当口罩出现脏污、 变形、损坏、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同时,正确佩戴口罩要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5、一直戴口罩会导致肺部结节?真相:不会。
所谓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平片或者CT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等于30毫米的圆形或者近圆形的阴影。肺结节检出的增加,主要原因是检测手段更加先进、筛查更加频繁,与口罩无关。肺结节中,良性占比高,产生原因多样,包括空气污染、细菌感染、血管性疾病、炎性疾病等,也与口罩无关。若体检发现肺结节,可根据居医嘱随访,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即便是医生怀疑是恶性的风险肺结节,最后经过检查和排除,其中良性也会占9成以上。
6、口罩中间层是用塑料做的掉出小颗粒,被吸入肺中引发疾病?
真相:不会。
合格的口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掉出小颗粒。合格的防护口罩核心层是熔喷布,以石油化工产品聚丙烯为主要原料,是高分子结构,正常使用中不可能“降解”或“释放”出小颗粒。从应用场景看,聚丙烯制品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包括医疗、食品等多种场景。合格产品上市前都需经过专业检测不存在网传风险,否则人们就不能再用各种塑料产品了。
7、口罩中有消毒剂环氧乙烷,会致癌?
真相:不会。
环氧乙烷消毒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在食品包装、各种纸制品中广泛应用。只有吸入一定量的环氧乙.烷气体,才会中毒。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环氧乙烷含量微乎其微,不会影响健康。根据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口罩,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个医用口罩重约3g,最多含30μg环氧乙烷,每天吃下至少3个口罩才可能危害健康。因此,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口罩即可放心佩戴。
8、紫外灯0.3秒消灭新冠病毒?
真相:不能。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疾控专家明确表示常见的紫外线消毒要半小时才能发挥作用。紫外线穿透力较弱,辐射能量较低,易被物体甚至尘埃遮挡。家庭中物品较多,若用紫外灯消毒,只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消毒杀菌效果会打折扣。同时,紫外线会损害皮肤、黏膜,使用紫外灯消杀时要做好防护,如不能直视光源、确保各种生物(包括家中装饰的植物、宠物)不被紫外线照射到。用紫外灯消毒后,需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避免长期、大量吸入紫外线消杀后产生的臭氧。
9、家庭准备制氧机/制氢机可以应对感染?
真相:没有必要。
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一般无症状和轻症不需要吸氧;重型和危重型才需要吸氧。但在这一场景下,家中的制氧机无法发挥治疗效果。而且吸氧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氧中毒,所以吸氧治疗要在医务人员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制氢机同样没必要。氢气曾出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但完整表述为“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治疗”;而在最新的第九版诊疗方案中,该治疗方式已不存在。因为氢气在肺病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氧气和药物的利用率,并不意味着氢气本身能够治肺病。同时,压缩氢气、压缩氧气等都属于常用化学危险品,如果存放条件不宜(如高温或容器损坏),可能引发危险。
10、孕产妇比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真相:不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指出,从总体人群表现看,孕产妇奥密克戎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接近,出现症状的表现类型也和普通人群接近,如咽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发烧等。总体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感染没有给孕产妇的健康带来更多影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加强自我保护。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调整好身体状态再怀孕。
11、吃药可以预防感冒/流感新冠吗?
真相:不可以。
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是常见的家庭备药,但这些药不能预防疾病,只能缓解症状。在没有症状时,不可盲目服药。虽然很多药品都是非处方药(OTC),但不当使用会出现副作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伤。服药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
12、听咳嗽可以识别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不可以。
目前,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仍旧是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只是辅助手段,而“听咳嗽”检测更未得到权威部门承认。经核查,该小程序也标注了“科研试用,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最终结果,请以医学检测手段为准”;同时,该小程序没有公示开发者,网络安全专家建议谨慎使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13、抗原检测线条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病毒含量越多?
真相:不是。
抗原检测是对抗体进行定,性判断,即判断“有”或“没有’’抗体,而不能判断抗体的“多”或“少”。所以,抗原试剂盒线条的颜色深浅不能说明病毒量多少。同时,抗体的浓度与病毒载量没有直接关系,每个人对病毒的免疫应答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14、发烧了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真相:不一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近期出现发热的原因不单纯是感染新冠,也有不少是流感,有少数人可能是双重感染。此时也处于冬季流感高发期。所以,发热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居家隔离,或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钟南山还建议,发热的病人一般要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如果一两天还没有退烧,可以在家做新冠抗原检测,如果是阴性,还可以等一等。如果新冠抗原阳性,又没有什么其他,感觉,也先不需要去医院,居家就行。
15、抗原阴性意味着没感染?
真相:不一-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指出,虽然抗原检测的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一般要等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在感染初期,即使感染者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由于病毒载量低,抗原检测未必显示阳性。根据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估算,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检测出来。部分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由于病毒载量持续较低等原因,可能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检测出来。不过,通常此时的病毒载量较低,传染性较弱。所以抗原检测无须“一天两检”“一天三检”;有必要,一天测一次即可。
16、发烧到40°C,但CT显示没有肺炎”也是无症状?
真相:不是。
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是: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所以,无症状感染是指在整个感染过程中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不是网传的“即使发高烧,没有肺炎就是无症状”。关于无症状感染,国内外定义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范围很广泛,常见的比如发烧、咳嗽、呼吸局促或困难、疲劳、肌肉疼痛、头痛、喉咙痛、鼻塞流鼻涕、恶心呕吐、腹泻、嗅味觉失灵等。没有哪个是绝对只属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也不是哪个症状是每个新冠病毒感染者都会有的。
17、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广州的毒株更毒?
真相:并没有。
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奥密克戎不同分支传染性和致病力不会有本质改变,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目前统计无症状加轻型占到98%,病毒对人体主要侵犯在上呼吸道。上呼吸道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有人发烧明显,有人咳嗽明显,有人嗓子不舒服明显,这跟;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系,并不代表病毒的致病力和毒性有所改变。
18、“地狱犬”新冠变异毒株在日本“杀疯了”?
真相:没有。
中国疾控中心指出,俗称“地狱犬”的毒株是奥密克戎BA.5在传播中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这些进化分支对人的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毒株和变异株。BQ.1变异株在2022年6月在尼日利亚感染者中发现,9月开始,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亚分支在欧美国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逐渐开始流行。目前我国已在9个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49例,但尚未广泛流行,所致病例数较少,也未观察到感染BQ.1后临床严重程度较其他变异株增加。BQ.1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但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BQ.1及其亚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报道。
关注本站不迷路。带你及时获取游戏讯息,游戏攻略、热点话题、娱乐八卦、最新资讯等!
AD位
相关文章
更多+手游排行榜
- 最新排行
- 最热排行
- 评分最高
-
加油像素史莱姆下载最新版资讯攻略 大小:43.8M下载
-
视频录制提词器资讯攻略 大小:64.48MB下载
-
决战幻境资讯攻略 大小:170.61MB下载
-
心仪证件照资讯攻略 大小:35.6MB下载
-
恐怖太空杀3D资讯攻略 大小:94MB下载
-
雅达利50周年纪念合集 英文版资讯攻略 大小:11.6GB下载
-
Heat Hub(热点俱乐部)资讯攻略 大小:1.94 MB下载
-
ApowerMirror电脑版资讯攻略 大小:78.4 MB下载